学校主页

师资队伍

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简介 -> 正文

师资简介

【教师介绍】教 授-潘卫民

日期:2025-10-03

个人简介:

潘卫民,男,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湖南大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和专家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翻译教育联盟常务理事,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学家学会会士(fellow of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和特许语言学家(Chartered Linguist),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委和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议专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专家、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委。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外文化比较、特殊用途英语等研究。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笔译,翻译能源电力资料等6百多万字,担任多家刊物英文编辑。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 6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2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各类成果奖10余项,其中专著《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获湖南省第七届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编著《走近西非》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指定教材。应邀到英国、印度、利比里亚、加纳、黑山等国讲学。

曾任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和国际交流处处长、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能源电力翻译与教育研究会会长、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湖南城市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沙理工大学“西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文学会常务理事、印度MERI理工学院国际顾问等。

研究领域: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外文化比较、特殊用途英语

代表性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翻译实践中的《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2018-2023,负责人.

2.“十四五国家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汉英成语大辞典》,2021-2024,副主编.

3.“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专项规划:《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史》,2021-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学技术翻译史分册负责人.

4.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服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合作战略外语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国家级),2021-2024,负责人.

5.上海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服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合作战略外语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2021-2024,负责人.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汉双语数据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重点项目,2023-2024, 负责人.

7.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英语)2022,负责人.

8.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能源电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2021-2023,负责人.

9.上海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培优),2021-2025,负责人。

1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非洲孔子学院建设与我国文化在非洲传播的战略研究,2014-2017,负责人.

11.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如何在高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2018-2020,负责人.

12.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毛泽东选集》英译史研究,2015-2017,负责人.

13.《大学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13,负责人.

14.《翻译概论》,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2013,负责人.

15.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0-2012,负责人.

1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化语境下译者合流文化素质研究, 2009-2011,负责人.

17.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06-2007,负责人.

代表性奖励:

1.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2025.

2.“创建多层次国际联盟,打造高水平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人才培养体系,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10/10.

3.“《毛泽东选集》英译中主流诗学对译者的操控研究获第四届天府翻译奖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2015,第一作者.

4.《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专著)获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翻译协会第七届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2, 独著.

5.“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回眸获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湖南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优秀论文二等奖,2011,第一作者.

6.“中国翻译文本内外研究统计分析(论文)获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翻译协会第六届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作者,2011.

7.“产教融合提升翻译能力与翻译素养研究与实践获上海电力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负责人.

8.“景点英译的格式塔诠释获中国科技翻译协会论文一等奖,2006, 独著.

代表性专(译)著、教材:

1.潘卫民、冯为兰、钱屏匀. 中国文化非洲传播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2.徐华东、王晓农、潘卫民、常少华、曾罡等.汉英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24.

3.潘卫民总主编.能源电力工程管理英语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

4.潘卫民、赵德全、张雯.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翻译的现状、使命与前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5.潘卫民、何刚主编.跨文化交际核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潘卫民.哪座桥是剑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7.潘卫民.走近西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8.潘卫民.新潮大学英语新阅读教程(第四册)(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9.俞理明、曹勇衡、潘卫民.什么是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10潘卫民.立足国际视野,加强语言教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1.潘卫民.全球化语境下译者素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博学文库”, 2011.

12李冀宏、潘卫民主编. 美国经典小说导读与鉴赏,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3.吴迪龙、潘卫民、朱献珑主编. 学士学位英语联考应试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潘卫民主编.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英语第1册,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15.潘卫民主编. 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英语第2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16.潘卫民主编. 湖南省职业与成人规划教材英语4,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17.马克·斯坦布朗著.潘卫民等译.网络品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8.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中西文化知识——测试与分析,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 (合著).

代表性论文:

1.潘卫民,郭莹,陈件. AI时代科技翻译中人工对机器的翻译补偿机制研究. 中国翻译, 2025, (05): 161-169.

2.冯为兰,潘卫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传播——以《毛泽东选集》英译为例.当代外语研究,2024,(06):47-54.(通讯作者)

3.张娇,潘卫民*,摆贵勤.科技翻译的范式转换与译者的数字素养.外语电化教学, 2024,(02):57-62+109.(通讯作者)

4.潘卫民,郭莹.国家翻译实践的内生性演化历程——以《毛泽东选集》英译为例.上海翻译,2024,(02):61-66.

5.潘卫民,彭雅琼.《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职业规范.外语与翻译, 2023, 30(04):1-8+98.

6.潘卫民,郭莹.政治语篇翻译的文化自信——以《毛泽东选集》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8,39(06):80-84.

7.潘卫民,韩斌.文化走出去”,如何走进去”?——非洲八所孔子学院学生调查分析[J].外语与翻译,2018,25(04):72-78.

8.潘卫民,张娇.政治语篇中戏剧隐喻的英译研究——以《毛泽东选集》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5(04):2-9+159.

9.潘卫民,张娇.隐喻性科技词汇在政治语篇中的英译——以《毛选》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04):35-37+5.

10.潘卫民,董维山.尊重史料,还原《毛泽东选集》英译历程[J].上海翻译, 2015,122(01):63-67.

11.潘卫民,卜海丽.《毛泽东选集》英译过程与价值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7(06):17-19.

12.PAN W; ZHANG J & BU H.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A History Revealed.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StudiesHong Kong: 2016:206-215.

13.PAN W. Role of Languages in Popularization and Adoption of Technology at Third Phase of the Globalization. MERI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IT, India, 2012, 5220-27.

14.PAN W, Ming H. Third Wave of Globalization: Thirty Years’Influence of Western Theories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Cambridge Studies2011,64):90-102.

15.潘卫民,李巍.格式塔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上海翻译, 2007, 91(02): 35-38.

16.潘卫民,覃妮.中西合璧:西方理论与典籍英译结合——评《古典小说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外语教学, 2007, 125(03):95-96.

17.潘卫民,明皓.从系统自组织理论看词义回源现象.求索,2006(11):196-198.

18.潘卫民.景点英译的格式塔诠释.中国科技翻译, 2006(04):44-47.

19.潘卫民,毛荣贵.语言的音韵美及其翻译再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2(01):116-120.

20.潘卫民,钱妮娜.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02): 51-54.

21.潘卫民.景点翻译变译的审美理据.求索,2005(08):162-164.

22.潘卫民.评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外国文学研究, 2005(03):163-165.

23.潘卫民,焦亚萍.转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2004TEM8英译汉阅卷有感.中国翻译, 2005(01):67-70.

24.潘卫民.思维差异与语篇分合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0(02):5-8.

25.潘卫民,徐再良,陈颖.如何辩证对待西方文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2):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