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那洪伟,女,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高层次D类人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蒙特雷高翻访问学者。吉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跨国人才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委员会理事、吉林省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全国多语种翻译人才库专家、“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
主要从事翻译教学、社会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等研究。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项,主持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省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教材、编著、译著等10部。荣获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MTI教学案例大赛三等奖等教学奖项,获评吉林省三八红旗集体带头人、长春市“高校文明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主持吉林省示范课程3项,指导学生获得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全国高校商务翻译能力挑战赛、全国编译大赛、“大美吉林·双语推荐官”演讲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91项。
研究领域:翻译教学、社会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
邮箱:nahongwei@jisu.edu.cn
代表性项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布迪厄社会实践论视角下《西游记》余国藩英文全译本研究,2021-2024,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协同与联动: 产学合作背景下高校翻译师资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3-2025,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汉学家余国藩经典翻译研究,2024-2025,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2024-2026,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应用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2018-2021,项目负责人。
中国外文局中外翻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横向项目:长春特色文化翻译,2021-2022, 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翻译协会项目:基于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应用翻译教学改革研究, 2021- 2022, 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2020,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专业应用型研究生的笔译教学与实践,2014-2017,项目负责人。
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研究,2010-2013,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奖励:
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复赛英语类专业组一等奖(2025.6)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作组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2024.11)
首届MTI教学案例大赛英语笔译组三等奖(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2024.9)
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作组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2023.11)
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10)
吉林省三八红旗集体-翻译理论与实践团队-负责人(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妇女联合会,2023.12)
第三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吉林省教育厅,2023.5)
《应用翻译》吉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人(吉林省教育厅,2024.1)
《应用翻译》吉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人(吉林省教育厅,2024.10)
长春市“高校文明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中共长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4.08)
《应用翻译》研究生省级精品示范课程-主持人(吉林省教育厅,2023.1)
第一届翻译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吉林省翻译协会,2021.12)
第十五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11)
第十三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9)
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吉林省二等奖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013.9)
代表性专(译)著、教材:
《希腊神话故事》.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25.
《英语课本里的中国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25.
《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3.
《边防检查多语种翻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
《父与子全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8.
《在家学做法式西餐》.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7.
《商务英语翻译教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血糖失控百病生》.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专项训练与全真模拟试卷》主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4.
《英语同义词辨析字典》 副主编. 北京:开明出版社,2013.
代表性论文:
Hongwei N,Jun W,Hanmin Hu. Application of GTP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Empowerment,Challenges and Solutions[J].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CCESE 2025) Innovati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2025,(21):24-29.
王峰,刘伟,那洪伟.基于语料库的译者行为批评:《西游记》蓝诗玲译本中的詈语[J].外国语文,2024,40(01):97-109.
那洪伟,代启楠.布迪厄场域视角下《西游记》余国藩英文全译本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C].前沿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会刊,2024:89-94.DOI:10.26914/c.cnkihy.2023.124967.
那洪伟,张荩文.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汉学家余国藩的翻译思想研究[C].前沿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会刊,2024:118-123.DOI:10.26914/c.cnkihy.2023.124971.
李梦泽,那洪伟.“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策略[J].百科知识,2023,(30):74-75.(通讯作者)
何敏仪,那洪伟.博物馆文物英译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J].新楚文化,2023,(27):73-75.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27.022.(通讯作者)
Zhiguo W, Hongwei N. Multimedia Technology Based Interactive Translation Learning for Students[J].ACM Transactions on Asian and Low-Resource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SCI), 2023(4)(通讯作者)
Hongwei N. Teaching Model Reform on Applied Translation Based on Parallel Corpus[C].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Language, Art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20.
Hongwei N.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Compound Translator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2020.
那洪伟,于海洋.语料库方法对同义词辨析的启示.吉林外国语大学华桥论丛.2019(4):35-38.
那洪伟.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专业应用型研究生的笔译实践体系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5):137-139.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5.039.
那洪伟.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反思[J].赤子(上中旬),2016,(22):77.
那洪伟.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及其在笔译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1):12-15.
那洪伟.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课程探索与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3,(15):60.
那洪伟.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12):134-135.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2.12.014.
那洪伟.基于市场导向的翻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36-39.
那洪伟,刘悦.主题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2):73-75.
那洪伟.中华文明与犹太文明绵延至今之原因[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150-152.
那洪伟.英语反语的概念整合视角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1):29-32.
那洪伟.英汉照应语反身代词的对比分析[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2):54-57.